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0:14 点击次数:191
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,从1976年开始无偿资助中国学生留学,只有一个要求,那就是自己所资助过的学生,学成后必须回中国!
在西安外国语大学,有一个外国长相的教授,虽然他不是中国人,但是中国的学生们都十分尊敬喜爱他,他就是让·德·米里拜尔,一个将真心留在中国的法国人。
学生们更喜欢叫他“让教授”,这让他和大家之间的距离更加亲近。
他生前为中法两国友好往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,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。
1919年,让出生在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中,年轻的他参加过二战,周游过许多国家,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,来到中国的让被华夏大国的人文景色深深吸引。
尽管他前五十多年已经见识过许多山川美景,但是和中国相比,他还是对这个东方古国的传统文化更感兴趣。
在西安生活的日子里,让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独特的魅力,他热情地邀请着自己的外国朋友前来参观做客,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——米睿哲。
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授课的这几年改变了米睿哲的人生机会,即便已经退休,他也不舍得离开中国,而是选择留下来从事教育研究。
他是一个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好教师,为了能够让大家更深地理解所学的知识,他从来不赞成死板教学,而是寓教于乐,使大家真正感受到外语的魅力。
那个年代,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十分不容易,方式比较单一,米睿哲将自己的同学朋友请到中国,让他们为学生们授课,还自费买了二十个录音机,帮助大家学习。
学生们回忆起这个老师的时候,不会忘记他认真中带着耐心的教学态度。
他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因材施教,一个单词没解释清楚就会反复为大家讲解,直到他们理解为止。
米睿哲是一位真正热爱教育事业,为学生们考虑的老师,同时也是一个资深的中国文化迷。
退休之后,他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,包括中医、历史等方面,留下了许多珍贵著作,为中国文化推广海外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。
七八十年代开始,米睿哲就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着那些想要出国留学的孩子们,之后他还自费资助了十几个孩子完成学业。
他对这些孩子们的帮助细心到方方面面,不止给他们找好了学校,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,还为他们安排好了住处。
然而,他只有一个要求,那就是孩子们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中国,为祖国的发展出力,热爱他们的国家。
学生们感激他的无私帮助,将这个可敬的老人当作他们贴心的朋友和负责的老师。
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,米睿哲的吃穿住行都很节省,很多衣物都是缝缝补补,然而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却从不吝啬,只怕给予的太少。
他的善意跨越了国界间的阻碍,虽然不是中国人,却实实在在受到了中国人的欢迎和尊重。
资料来源:中国日报网2024-02-02——耕耘友谊 面向未来|纪念让·德·米里拜尔先生